一些地方的居民有吃生食的习俗,如生鱼片、醉虾醉蟹等,还有吃新奇吃野味的风俗等,殊不知,这些饮食行为会大大增加患食源性疾病的风险,给健康带来危害。
马博士健康团开展了一项定性循证研究,综合分析不健康饮食行为,如吃生食或吃未煮熟的食物、吃野味等与食源性疾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于2020年11月28日发表在《Journal of Ethnic Foods》上。文章中指出,有些地方居民喜欢吃生食,如生食、腌吃、醉吃一些水产品等,这是受到当地饮食文化的影响,因为他们认为新鲜的东西营养最丰富,味道最鲜美,最接近自然状态。
还有“物以稀为贵”的观念,认为野生的动植物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还有药用价值和滋补作用,如蛇胆明目、穿山甲肉有助于缓解风湿等。当然,也不乏虚荣心作怪,认为食用昂贵的野味或者生海鲜等,似乎更“有特色”“上档次”。
但是,这些饮食行为存在着健康隐患。生或半生的食物、野味中都是病原体生存的好地方,比如寄生虫、细菌、病毒等。
生鱼片等,可能携带肝吸虫
三文鱼、鲍鱼等刺身,蘸上海鲜酱油和芥末等调味品,或者浇上柠檬汁,是不是想想就要流口水了?打住!研究已经证实,这种吃法是感染肝吸虫病的重要途径。肝吸虫可以寄栖在肝脏和胆管内,引起胆管炎、胆结石、肝硬化、肝癌。
醉蟹醉虾醉螺,可能携带肺吸虫、霍乱弧菌等
醉虾、醉蟹与醉螺并称“淮扬三醉”,分别是以虾、蟹、螺为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添加白酒、盐、糖等调料醉制而成。虽然味道鲜味、风味独特,但是可能会吃进肺吸虫!肺吸虫经口进入胃肠道,会导致腹痛和腹泻。
可以进入胸腔和肺部发育为成虫,还可以寄生于脑、脊髓、胃肠道、腹腔和皮下等多种组织器官,造成感染和损坏,严重时会导致不可逆的后遗症。除了肺吸虫,你还有可能因此感染副溶血性弧菌、霍乱弧菌等。
生血布丁、生猪肉等,可能携带绦虫
在我国某些少数民族中,会有在特殊节日吃“生皮”“噢嚅”“剁生”等习俗;在越南某些地区,有吃生血布丁的习惯。
这些食物都是生猪肉,或者生猪血加上配料等制成的。猪是可能带有猪肉绦虫的,绦虫的幼虫可以寄生在人体脑、肌肉、眼等部位,引起囊虫病。此外,还可能存在猪链球菌感染的风险!
野味可能携带多种病毒
世界各地出现的新发传染病,例如禽流感、埃博拉、中东呼吸综合征等,都和野生动物有关。已知能够感染人类的病原体有1400余种,其中近60%的病毒、细菌、寄生虫、真菌等病原体均来自于动物体内,如蝙蝠可携带130余种高致病性病毒。
除此以外,野生动物作为一种异种蛋白被人体吸收后,也很容易引起食物过敏、中毒等免疫反应,甚至还可能出现哮喘、全身水肿、呼吸困难等严重过敏症状,严重者可能危及生命。某些动物体内还可产生大量神经毒素,如河豚体内的河豚毒素,毒性极强。
管住嘴,防止病从口入
1.要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重点就是“管住嘴,防止病从口入”。
2.不吃生、不吃新奇、不吃野味,海鲜、肉类等都要洗净、做熟了再吃。
3.养成健康的饮食行为,饭前便后、加工食物前都要洗手。
4.做饭做菜时砧板和容器要做到生熟分开。
5.从正规渠道购买食物,确保来源安全性。
6.如果因为摄入某些食物引起不适,应及时就医。
文/马博士健康团 周明珠硕士生
指导/马冠生博士
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器官,是合成、储存、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场所。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工作是调节机体代谢,在人体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9)》中,中小学生出国学习成为报告关注的重点之一。对于心智还在成长阶段就出国学习的中小学生而言,他们不易融入本土学生的社交圈子,会导致社交障碍等一系列问题。
幸运的是,一家五口之中,其他人都没出现猪链球菌感染的症状,所以初步断定黄女士感染猪链球菌就发生在她料理猪肉时。尤其是手上有伤口、倒刺时接触猪肉不仅有感染猪链球菌的风险,也容易感染其他细菌导致伤口发炎、不愈合等症状。
综合报道,近日,美国得克萨斯州东南部的自来水中发现了可怕的“食脑虫”,当地部分居民此前已接到警告不要使用自来水。这名男孩的死亡也促使当地进行了一项调查,该调查初步从该市采集的11个水样中的3个中,鉴定出了食人脑的变形虫。
11月27日,国家眼耳鼻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推进会暨首期临床研究高级研讨班在温州召开,河南省人民医院正式获得“国家眼耳鼻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河南省分中心”。
1月26日上午,一名十岁左右小男孩在高速公路乘坐大巴途中,突发疾病,幸遇济源高速交警紧急救助,打开生命通道。接到指令后,副大队长宋彬带领民警一边在检查站做好护航准备,一边打120联系最近的邵原镇卫生院。
当地时间12月4日,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发布最新的疫情防控指导意见。美国疾控中心还建议,如果家庭成员感染了新冠病毒或疑似接触过病毒,建议在家中也佩戴口罩。该机构警告称,随着天气变冷、假日即将来临,人们在室内的聚会活动会增多,这将加剧病毒传播,“普遍佩戴口罩”是一个重要的防疫策略。
11月13日由郑州开往北京去的1304次列车在悠扬的乐曲声中,缓缓驶出车站,7号车厢列车员虎巍在车内巡视时发现七号车厢15号座位的旅客面色蜡黄,额头上豆大的汗珠子直往上冒,旁边儿该名旅客的老伴儿被吓得不知所措。
西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荣获2012—2019年淮河流域重点地区癌症综合防治项目业务工作先进集体一等奖。
印度南部安得拉邦埃卢鲁市近期暴发一种不明原因的神秘疾病,已有近600人住院治疗,一人死亡,住院患者的血液样本中发现了铅和镍的痕迹。日前,世界卫生组织两名专家已经抵达当地,对这一疾病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