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焦点要闻  > 正文

警惕“零添加”背后的恐慌式营销

2021-03-24 10:01:02   来源:工人日报

5034

  据《新京报》3月22日报道,目前“零添加”标注在包装食品中并不少见。宣称“零添加”“不添加”或暗示食品添加剂有害,已成不少新兴品牌的营销手法。据食品企业介绍,“零添加”是一种市场趋势,是商家对细分市场的争夺。如果企业尤其是新品牌不进行标注,往往会处于竞争劣势。但在一些专家看来,“零添加”背后的恐慌式营销及对一些食品添加剂的污名化暗示值得注意。

  如今,食品标注“零添加”已成风潮,甚至泛滥之势。随着生活质量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品质有了更高要求,比如,追求健康、天然,就会比较在意食品添加剂的种类、数量与剂量等。有些消费者见到食品添加剂就摇头,认为含有添加剂的食品都不安全、不能放心食用。为迎合这种顾虑,越来越多的食品开始在其包装上显著标示“零添加”“无添加”等词语,试图以此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青睐。

  随着越来越多的食品企业宣称、推广“零添加”,一种恐慌式营销也开始掺杂其中,比如,某婴儿食品将“添加剂,我不爱”作为卖点,并称“符合婴辅标准(婴幼儿辅食国家标准)的产品也不一定好”。这种“恐慌式营销”将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剂混为一谈,助推了食品添加剂被“妖魔化”,也间接制造了市场混乱。

  胡乱标注“零添加”不仅违背客观事实,而且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和欺骗。据相关报道,“零添加”一般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允许添加而不添加,在工业化生产时代,经过加工的预包装食品几乎找不到不含食品添加剂的产品,宣称“零添加”多半是忽悠消费者;另一种是未添加非法添加剂(如三聚氰胺、一滴香、肉中宝等),这种情况下宣称“零添加”纯粹是一种噱头而已,非法添加剂本就不应该出现在食品里。

  按照食品安全法的定义,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并非不能用,而是不能滥用,不能超量、超范围使用,只要使用适量且合法,就不会给消费者健康带来危害。顺应消费需求追求“零添加”值得肯定,但刻意制造恐慌,将食品添加剂“妖魔化”必须遏制。

  出于保障消费者知情权、规范和约束食品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维护食品市场竞争秩序的需要,相关部门应该对食品标注“零添加”的做法尽快正本清源。2020年7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曾发布修改后的《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规定,食品标识中不能使用“不添加”“零添加”“不含有”或类似字样。新管理办法目前尚未出台,但相关部门的态度已经很明确,期待这一规定早日落地,刹住胡乱标注“零添加”的不良风气。

文章关键词:零添加,恐慌式,营销 责编:王丽萍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零添加”莫成噱头

    近年来,消费者受到环保、健康等理念的引导,对环境卫生、身体健康愈发重视,更加青睐天然食品、绿色食品,对工业化食品有一定的排斥心理。其中有些人认为,食品添加剂影响身体健康,将很多疾病归咎于含有添加剂的食品,大肆渲染食品添加剂的危害。

  • 中信银行郑州东明路支行为客户兑换大量零钞获好评

    2021年3月5日下午,中信银行郑州东明路支行为一位老年客户兑换大量一角零钞,获得了客户的好评。

  • 公募基金营销“跑偏”“娱乐风”后遗症显现

    近期公募基金营销出现种种“擦边球”行为。在高位接盘后,亏损的基民有了愤怒的发泄口。

  • 女性消费品营销更“务实”

    刚刚过去的“三八节”让全国范围内鲜花市场需求量激增,一些热门花种的价格更是上涨数倍,受到媒体关注。不少消费者坦言,疫情大考让更多人意识到家庭的重要性,而家庭成员中的“仪式感”也被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提及。女性作为鲜花行业的绝对主流受众和消费群体,其购买力和消费需求上涨趋势显著。

  • 报告称房地产行业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过渡

    房地产行业正处于粗放式向精细化发展的过渡期,房企根据自身的发展格局、未来规划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 苏宁成立品牌营销联盟朋友圈 100多家合作伙伴加入

    3月19日,由苏宁易购主办的“苏宁品牌营销联盟大会”举行,海尔、海信、美的、宝洁、联合利华、来伊份等100多家品牌和服务商应邀出席。

慢新闻

在12306公众号“发疯”留言能求到票?客服辟谣:不能 在12306公众号“发疯”留言能求到票?客服辟谣:不能

大象陪办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