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近期猪肉价格高位运行,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在29日的例行发布会上回应称,当前国内猪肉市场供应总体是有保障的。商务部将密切跟踪市场动态,会同相关部门适时投放中央储备冻猪肉和牛羊肉,增加肉类市场供应。
“同时,指导产销区建立稳定的购销协作关系,促进区域间产销衔接,畅通肉类供应渠道。此外,还将按照市场化的原则,继续鼓励扩大猪肉进口。”高峰说。
据商务部监测,上周(8月19日至25日)全国食用农产品(5.440, -0.01, -0.18%)市场价格比前一周上涨2.3%,其中,肉类批发价格不同幅度上涨,其中猪肉、牛肉、羊肉批发价格分别为每公斤31.77元、60.59元和59.31元,分别上涨8.8%、1.4%和0.7%。
《经济参考报》记者发现,从商务部监测数据来看,这已经是猪肉批发价格连续第12周上涨,从6月初的每公斤20.69元一路走高至上周的每公斤31.77元。
对于猪肉价格持续上涨的原因,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胡雪表示,从供应方面看,自2018年下半年,受到非洲猪瘟疫情等突发事件影响,猪肉市场价格不断下跌。猪肉价格下跌导致市场产量下降,特别是东北、华北地区,猪价甚至屡屡低于成本线以下,使其成为去产能化最严重的地区。随着我国猪肉产能的大量出清,近期猪肉价格迎来全面上涨。
胡雪还表示,当前,中秋、国庆双节日渐临近,猪肉市场需求将继续增加。同时,由于猪肉价格一路飞涨导致养殖户普遍压栏惜售,未来生猪屠宰企业的采购难度将进一步增加,或将加剧市场供不应求的矛盾,导致短期内猪肉供应仍然趋紧。
不过,目前来看,各部门已经在多措并举保障市场供应。“未来猪肉市场价格将大体保持平稳,价格不会出现暴涨风险。”胡雪说。
对于如何稳定猪肉市场,胡雪建议,一方面,要加强生猪市场监测预警,当生猪供应进入偏紧状态时,应及时启动预案,采取应急措施,保障猪肉稳定供应。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非洲猪瘟防控防范,相关部门要严格防疫审查,规范生猪产地检疫管理,加强从生猪养殖、屠宰到加工等环节的全流程监管。同时,还要建立多渠道保障的应急供应机制,保障猪肉市场的稳定运行。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首先介绍,3月18日,我国首次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湖北以外省份,无新增死亡病例,重症病例减少2例,已连续7日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湖北除武汉外,连续14日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0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要加快恢复生猪生产,做到保供稳价。为明年生猪工作定下基调。
国家统计局昨天发布的最新一期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数据显示,上个月我国CPI同比上涨4.5%,其中农村涨幅5.5%,高于城市4.2%的涨幅。据测算,在11月份4.5%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0,新涨价影响约为4.5个百分点。
“我们认为这是‘真摔’而不是‘假摔’,只不过摔得不那么狠而已。”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统计部相关负责人向中新社记者表示,北京新发地市场白条猪批发平均价近期一直处于波动回落态势。
农业农村部12日发布的周监测数据显示,16省市猪肉价格总指数已经连续两周环比下跌。这是否意味着猪价“涨到头”了?
29日,市场监管总局食品经营司副司长马如林表示,猪肉价格上涨的确给学校食材的采购及膳食搭配带来一定挑战,但从调研情况来看,各个学校、各级教育部门都能够按照营养健康管理的要求,及时对膳食结构进行调配。
记者22日从商务部网站获悉,上周(10月14日至20日)肉类批发价格涨幅趋缓,其中猪肉价格为每公斤46.13元,比前一周上涨8.6%,涨幅收窄6.2个百分点。
针对当前一段时间我国猪肉价格上涨的情况,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商务部也会同相关部门共向市场投放中央储备猪肉10000吨,保障国庆节期间肉类供应。
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了2019年9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9月CPI环比上涨0.9%,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同比上涨3.0%,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
18日,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从近期监测情况看,猪肉价格趋于稳定,国庆节期间物价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