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焦点要闻 > 正文

驻外记者手记:海鲜都去哪儿了

2018年11月01日09:5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5034

  “热带缺鱼虾,岛国少海鲜。”这个听起来颇有些匪夷所思的传闻,在记者采访多米尼克的几天中得到了反复印证。当地华人不时“揶揄”:这里徒有“加勒比海鲜盛宴”的虚名,实际上根本没有这个口福,真正能吃到的鱼虾也就那么几种。

  位于东加勒比海中部的多米尼克,渔业资源真的如此匮乏吗?绝对不是。沙丁鱼、海螺、龙虾、螃蟹、章鱼、金枪鱼、马林鱼、石斑鱼和红鲷鱼等,可谓应有尽有。在这里短短几天,记者就不止一次看到鱼跃海面的景象。中企驻当地员工在海边游泳时,也时常遭遇遮住视线的沙丁鱼“风暴”和各种叫不出名字的“鱼墙”,其阵势比水族馆里的鱼群要壮观成千上万倍!

  既如此,这里的人们为何会“守着干粮挨了饿”?

  环境保护是多米尼克的立国之本。国徽上的椰子树、香蕉树、鹦鹉等图案,即展示了其对自然资源的珍视。就与渔业有关的举措而言,多米尼克政府只鼓励没有污染的作坊式传统捕捞方式,如漂筏、小划艇、小木船等,捕捞时间限于白天,作业地点控制在有公路连通的沿海岸线12海里范围之内。政府不仅限制容易造成污染的深海和大型捕捞船,还严禁外国船只进入多米尼克领海进行捕捞。此外,政府还出台了多项禁令,如每年3月到9月为龙虾和海螺禁捕期,3月至10月为各种海龟禁捕期。受到空间和时间上的双重制约,多米尼克每年到港卸鱼量不足2000吨。

  在多米尼克渔村,常可以看到渔船出海归来、民众排队抢购的现象。脱销是常态,抢手的石斑鱼、红鲷鱼更是可遇不可求。正因如此,这个岛国虽守着丰富的渔业资源,每年却不得不进口上千吨鱼类产品。

  政府也不鼓励浅海网箱养殖和深海养殖。海边出生、海里长大的多米尼克人认为,海洋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净化能力,自身能够调节平衡,但海水养殖会打破这一平衡,造成港湾浅海水质恶化,进而诱发赤潮等环境问题。

  多米尼克的捕捞政策看似严格,实际上是积极的保护环境之举。过度开发,竭泽而渔,资源恩赐就会沦为资源诅咒;先污染再治理,总体投入成本更高。因此,作坊式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让渔民获得了理想的鱼价,也平衡了周围海域生态系统。


文章关键词:海鲜 驻外记者 责编:张钰洋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沧浪歌”周年庆暨冬至品鉴会在郑州举行

    2019年12月8日下午,为庆祝“沧浪歌”品牌成立一周年的冬至品鉴会在郑州市御花园酒店中央商务厅隆重举行。

  • 秋品海鲜 别样滋味

    广东人对海鲜的热爱可说是爱之入骨,在没有一啖生猛海鲜可食的那两三个月里,着实难受啊。好在,开渔期终于来到,终于能一解嘴馋。9月伊始,开学季也来到,送娃上学以后的时光都是属于你的,不如约上好友中午下馆子好好吃上一顿丰富海鲜大餐吧。

  • 鲜美海鲜 夏日诱惑

     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海鲜,是夏季餐桌上极好的白肉类伴侣。它不会给肠胃添加过多的负担,不需要过于复杂的烹调,只是轻微烤过,或者腌一下,焗一下,甚至是作为刺身吃,就已经非常出色。如果配上一杯白葡萄酒,以及倾泻而下的阳光,那就更完美了。

  • 记者调查:人造肉离我们有多远?——探访美国人

    最近,“人造肉”这一新鲜概念引起公众关注。美国《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将人造肉汉堡评选为2019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之一,与定制癌症疫苗、核能新浪潮、灵巧机器人等并列。

  • 东南亚水果海鲜成为西北人家新“常客”

     过年前,又一列由广西凭祥口岸开出的货运列车顺利抵达甘肃兰州国际陆港集装箱场站,运来越南产的30吨西瓜和15吨带鱼。作为这趟列车的运营商,兰州国际港多式联运公司总经理曹柱异常忙碌。他要快速将这批货分拨出去,让这些来自东南亚的鲜品赶在春节前到达当地市民的餐桌。

  • 这些海鲜、零食不合格 千万不要买

    近期,按照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有关规定和要求,原河北省食药监局组织对餐饮食品、食用农产品、食用油、蔬菜制品、水产制品、水果制品、调味品等25类食品499批次样品进行了抽样检验,经检验合格样品470批次,不合格样品29批次。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个别项目不合格,其产品即判定为不合格产品。

慢新闻

中国驻法国使馆委托采购口罩?官方辟谣:别上当 中国驻法国使馆委托采购口罩?官方辟谣:别上当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